盒馬之后 物美也推出了生鮮自有品牌“每日鮮”
7月11日下午3點,物美大賣場麗澤店生鮮區,靠墻而立的一整排葉菜類貨架上,已經有部分葉菜售罄,這些蔬菜的透明袋裝上都寫著“每日鮮”三個字。與之對應,這片區域專屬的宣傳條幅上“我們沒有隔夜菜”、“24小時供應鏈直送、包裝葉菜只賣當天”的字樣也格外顯眼。
“每日鮮”是物美在北京新推出的自有品牌,目前只售賣蔬菜一個品類。物美集團新聞發言人許麗娜告訴界面新聞,該品牌目前共覆蓋了20個SKU,以韭菜、空心菜、莧菜等葉菜類為主。這些蔬菜80%由物美從產地直采直供、在產地大庫進行快速包裝、經冷鏈運輸至各個門店。
消費者可根據包裝袋上的顏色辨別商品的上架時間,赤、橙、黃、綠、青、藍、紫7種顏色對應從周一到周日的7天。這種以色彩區分時間的方式,也有利于管理者進行內部檢核。7月11日是星期三,界面新聞看到包裝袋上“每日鮮”三個字上的色塊為對應的黃色。
這些包裝蔬菜無需提前稱重,收銀臺設有每日鮮的專用稱重臺,消費者可以在選購完全商品后,到購物臺秤重,并使用物美旗下電商“多點”進行結算。
由于上架的蔬菜只在當天售賣,為應對葉菜損耗,許麗娜稱門店會根據庫存數量從下午開始啟動提醒機制,準備開始5折秒殺等促銷活動。大部分門店將提醒時間設在下午兩點,但也會依據門店實際情況作調整。
實際上這種定時打折促銷的方式由來已久,尤其是在處理損耗率相對較高的葉菜類商品時,沃爾瑪、永輝、永旺等大賣場也一直有晚場特惠。
物美的“每日鮮”,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盒馬鮮生推出的“日日鮮”。一名盒馬內部員工告訴界面新聞,基于大數據運營機制,盒馬各門店當日所需的日日鮮產品會在配送中心完成包裝,發貨至門店。用大數據指導進貨量,可以將損耗率降低至傳統超市的一半以下(傳統商超蔬菜損耗率約為15%),保持在個位數。賣不掉的蔬菜,會“摳破包裝之后扔掉,或者讓大廚在菜品研發的時候用掉,但不再銷售?!?/span>
現在,盒馬的部分日日鮮產品已經進入了同屬阿里的大潤發賣場。未來,物美也計劃將“每日鮮”這個自有品牌延伸至其它生鮮類產品。物美方面還透露,上架每日鮮蔬菜,讓門店成本至少提升了15%。
注:文章來自互聯網,如需請聯系。